甘遂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


《名医别录》:味甘,大寒,有毒。主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


《本草纲目》:肾主水,凝则为痰饮,溢则为肿胀。甘遂能泄肾经湿气,治痰之本也。不可过服,但中病则止可也。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而立功也。河间《保命集》云:凡水肿服药未全消者,以甘遂末涂腹,绕脐令满,内服甘草水,其肿便去。《百一选方》云:脚气上攻,结成肿核,及一切肿毒。用甘遂未,水调傅肿处,即浓煎甘草汁服,其肿即散。二物相反,感应如此。清流韩咏病脚疾,用此一服,病去七八,再服而愈也。泻肾经及隧道水湿,脚气,阴囊肿坠,痰迷癫痫,噎膈痞塞。


《本草蒙筌》:味苦、甘,气大寒。有毒。使宜瓜蒂。反甘草,恶远志。破癥坚积聚如神,退面目浮肿立效。食停胃内,有之即驱。水结胸中,非此不解。盖气直透所结之处,专于行水攻决,利从谷道出也。凡用斟酌,切勿妄投。


《本草备要》:大通,泻经隧水湿。苦寒有毒,能泻肾经及隧道水湿,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为下水之圣药。仲景大陷胸汤用之。主十二种水,大腹肿满,名水蛊。喻嘉言曰: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于中;肺不能通胃之水道于膀胱,而病于上;肾不能司胃之关,时其蓄泄,而病于下。以致积水浸淫,无所底止。○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利谷。○王好古曰:水者,脾、肺、肾三经所主。有五脏六腑、十二经之部分,上头面,中四肢,下腰脚,外皮肤,中肌肉,内筋骨,脉有尺寸之殊,浮沉之别,不可轻泻,当知病在何经、何脏,方可用之。按:水肿有痰裹、食积、瘀血致清不升,浊不降而成者;有湿热相生,隧道阻塞而成者;有燥热冲击,秘结不通而成者;证属有余。有服寒凉伤饮食,中气虚衰而成者;有大病后正气衰惫而成者;有小便不通,不液妄行,脾莫能制而成者;证属不足。宜分别治之,然其源多由中气不足而起。丹溪曰:水病当以健脾为主,使脾实而气运,则水自行。宜参、苓为君,视所挟证加减,苟徒用利水药,多致不救。瘕疝积聚,留饮宿食,痰迷癫痫。虚者忌用。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用,取其相返以立功也。有治水肿及肿毒者,以甘遂末敷肿处,浓煎甘草汤服之,甘肿立消。二物相反,感应如此。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