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治漏下赤白,破徵瘕,亥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


《名医别录》:味甘,有毒。主治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久服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


《日华子本草》:臣,平,无毒。主五藏邪气,杀百虫毒,消百药毒,续人筋骨。


《本草纲目》: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皆以养阳也。乃物理之去微,神工之能事。观龟甲所主诸病,皆属阴虚血弱,自可心解矣。治腰脚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痈肿。烧灰,敷臁疮。


《本草蒙筌》:味咸、甘,气平。有毒。一云属金,有水,阴中阳也。无毒。恶沙参。专补阴衰,借性气引达诸药;善滋肾损,仗功力复足真元。漏下崩带并驱,癥瘕痎疟咸却。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者殊功,腰背酸痛,及手足重弱难举者易效。治小儿额门不合,理女子湿痒阴疮。逐瘀血积凝,续筋骨断绝。因其性灵于物,方家多用补心。久服轻身,益气资智。


《景岳全书》:味微甘微咸,性微寒,阴也。能治痰疟,破癥坚,祛湿痹伤寒劳役,骨中寒热,消五痔阴蚀诸疮。下甲能补阴血,清阴火,续筋骨,退劳热,疗腰脚酸痛,去瘀血,止血痢漏下赤白,利产难,消痈毒。烧灰可傅小儿头疮难燥,妇人阴疮,臁疮,亦治脱肛。龟板膏功能亦同龟板,而性味浓厚,尤属纯阴。能退孤阳阴虚劳热,阴火上炎。吐血衄血,肺热咳喘,消渴烦扰,热汗惊悸,谵妄狂躁之要药。然性禀阴寒,善消阳气,凡阳虚假热,及脾胃命门虚寒等证,皆切忌之,毋混用也。若误用,久之则必致败脾妨食之患。


《本草崇原》: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龟形象离,其神在坎,首入于腹,肠属于首,是阳气下归于阴,复通阴气上行之药也。主治漏下赤白者,通阴气而上行也。破癥瘕者,介虫属金,能攻坚也。痎疟,阴疟也。阳气归阴,则阴寒之气自除,故治疟。五痔、阴蚀者,五痔溃烂缺伤,如阴虫之蚀也。阴入于阴,则阴虫自散。肠属于首,则下者能举,故五痔阴蚀可治也。湿遇肢重弱者,因湿成痹,以致四肢重弱。龟居水中,性能胜湿,甲属甲胄,质主坚强,故湿痹而四肢之重弱可治也。小儿囟不合者,先天缺陷,肾气不充也。龟藏神于阴,复使阴出于阳,故能合囟。《本经》只说龟甲,后人以甲熬胶,功用相同,其质稍滞。甲性坚劲,胶性柔润,学者以意会之,而分用焉,可也。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