礞石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青礞石气平味咸,其性下行,阴也,沉也,乃厥阴经之药。肝经风木太过,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变生风热诸病,故宜此药重坠。制以硝石,其性疏快,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证自除。汤衡《婴孩宝鉴》,言其乃治惊利痰之圣药。吐痰在水上,以石末糁之,痰即随水而下,则其沉坠之性可知。然止可用之救急,气弱脾虚者,不宜久服。杨士瀛谓其功能利痰,而性非胃家所好。如慢惊之类,皆宜佐以木香。而王隐君则谓痰为百病,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滚痰丸通治百病,岂理也哉!丹溪云:一老人忽病目盲,乃大虚证,一医与礞石药服之,至夜而死。吁!此乃盲医虚虚之过,礞石岂杀人者乎!况目盲之病,与礞石并不相干。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得焰消,能利湿热痰积从大肠而出。热盛皮肤生疮,一利即愈。


《本草蒙筌》:力能坠痰,滚痰丸必用;功亦消食,积食方常如。匪医小儿,亦治男妇。


《景岳全书》:味微甘微咸,其性下行,降也,阴也,乃肝脾之药。此药重坠,制以硝石,其性更利。故能消宿食癥积顽痰,治惊痫咳嗽喘急。《宝鉴》言礞石为治痰利惊之圣药,若吐痰在水上,以石抹掺之,痰即随水而下,则其沉坠之性可知。杨士瀛谓其功能利痰,然性非胃家所好。而王隐君谓痰为百病母,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滚痰丸,通治百病,岂理也哉?是以实痰坚积,乃其所宜。然久病痰多者,必因脾虚。人但知滚痰丸可以治痰,而不知虚痰服此,则百无一生矣。


《本草备要》:重,泻痰。甘咸有毒,体重沉坠。色青入肝,制以硝石,能平肝下气,为治惊利痰之圣药。吐痰水上,以石末渗之,痰即随下。王隐君有礞石滚痰丸,能治百病,礞石、焰硝各二两,煅研水飞净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量虚实服。时珍曰:风木太过,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变生诸痰。礞石重坠,硝性疏快,使痰积通利,诸症自除,气弱脾虚者禁用。


《本经逢原》:辛咸平,无毒。色青者入肝力胜,色黄者兼脾次之。青礞石,厥阴之药,其性下行,治风木太过,挟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膈上,变生风热诸病,故宜此药重坠以下泄之,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证自除矣。今人以王隐君滚痰丸,通治诸痰怪证,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殊为未妥。不知痰因脾胃不能运化,积滞而生,胶固稠粘者,诚为合剂。设因阴虚火炎,煎熬津液,凝结成痰,如误投之,则阴气愈虚,阳火弥炽,痰热未除,而脾胃先为之败矣。况乎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得之,泄利不止,祸不旋踵。若小儿多变慢脾风证,每致不救,可不慎欤?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