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治泄精、喉痹、咳嗽、心肋下痞热。


《药性赋》:味咸,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四:男子梦寐遗精,女子赤白崩中;荣卫往来虚热,便滑大小肠同。


《本草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本草蒙筌》:牡蛎一名蛎蛤,味咸,气平、微寒。无毒。宜蛇床、牛膝、甘远甘草、远志,恶吴茱、麻黄、辛夷。入少阴肾经,以贝母为使。能软积癖,总因味咸。茶清引消结核疽,柴胡引去胁下硬。同大黄泻热,焮肿即平;同熟芣益精,尿遗可禁。麻黄根共作散,敛阴汗如神;川杜仲共煎汤,固盗汗立效。髓疽日深嗜卧,泽泻和剂频调。又单末蜜丸水吞,令面光时气不染。摩宿血,消老痰。闭塞鬼交精遗,收涩气虚带下。


《神农本草经读》:牡蛎气平者,金气也,入手太阴肺经;微寒者,寒水之气也,入膀胱经;味咸者,真水之味也,入少阴肾经。此物得金水之性,凡病起于太阳,皆名曰伤寒,传入少阳之经,则为寒热往来,其主之者,藉得秋金之气,以平木火之游行也。温疟者,但热不寒之疟也。症为阳明经之热病洒洒者,即阳明白虎证中,背微寒恶寒之义,火欲发而不能径达之也。主以特蛎者,取其得金之气,以解炎暑之苛,白虎命名,亦同此意也。惊恚怒气,其主在心,其以在肝,牡蛎气平,得金之用以制木;味咸得水之用以济火也。拘者筋急,缓者筋缓,为肝之病;鼠瘘者,即瘰疬之别名,为三焦胆经火郁之病,牡蛎之平以制风,寒以胜火,咸以软坚,所以全主之。止带下赤白,与强骨节二句,其义互见于龟板注中,不赘。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