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气味辛平无毒,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


《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疥,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劳乳结,及下乳。


《药性赋》:味甘,平,性寒,无毒。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二:泻小肠火积而不散,利小便热闭而不通。泻小肠火无他药可比,利小便闭与琥珀同功。


《本草纲目》:木通,手厥心包、手足太阳小肠膀胱之药也。故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本经》及《别录》皆不言其利小便之功治淋之功,甄权、日华子辈好发扬之。盖其能泄丙丁之火,则肺不受邪,能通水道,水源既清,则津液自化,而诸经之湿与热,皆由小便泄去。故古方导赤散用之,亦泻南补北、扶西抑东之意。杨仁聚《直指方》言:人遍身胸腹隐热,疼痛拘急,足冷,皆是伏热伤血,血属心,宜木通以通心窍,则经络流行也。


《景岳全书》:亦名通草。味苦,气寒,沉也,降也。能利九窍,通关节,消浮肿,清火退热,除烦渴黄疸,治耳聋目痛,天行时疾,头痛鼻塞目眩,泻小肠火郁,利膀胱热淋,导痰湿呕哕,消痈肿壅滞,热毒恶疮,排脓止痛,通妇人血热经闭,下乳汁,消乳痈血块,催生下胎。若治小水急数疼痛,小腹虚满,宜加葱煎饮。若治喉痹咽痛,宜浓煎含咽。


《本草崇原》:木通藤蔓空通,其色黄白,气味辛平,禀土金相生之气化,而通关利窍之药也。禀土气,故除脾胃之寒热。藤蔓空通,故通利九窍、血脉、关节。血脉通而关窍利,则令人不忘。禀金气,故去恶虫。防己、木通皆属空通蔓草。防己取用在下之根,则其性自下而上,从内而外。木通取用在上之茎,则其性自上而下,自外而内,此根升梢降,一定不易之理。后人用之,主利小便,须知小便不利,亦必上而后下,外而后内也。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