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起于岭表,传及四方,盖岭表风土卑炎,岚瘴熏蒸,饮啖辛热,男女淫猥。湿热之邪积蓄既深,发为毒疮。遂致互相传染,然皆淫邪之人病之。其类有数种,治则一也。其证多属厥阴,阳明二经,而兼乎他经。邪之所在,则先发出,如兼少阴太阴,则发于咽喉。兼太阳、少阳,则发于头耳之类。盖相火寄于厥阴,肌肉属于阳明故也。医用轻粉,银朱劫剂,五、七日即愈。其性燥烈,善逐痰涎。涎乃脾之液,此物入胃,气归阳明,故涎被劫,随火上升,从喉颊齿缝而出,故疮即干痿而愈。若服之过剂,及用不得法,则毒气窜入经络筋骨之间,莫之能出。痰涎既去,血液耗涸,筋失所养,营卫不从,变为筋骨挛痛,发为痈毒疳漏。久则生虫为癣,手足皱裂,遂成废痼。惟土茯苓气平,味甘而淡,为阳明本药。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骨利,故诸证多愈。此亦得古人未言之妙也。今医家有搜风解毒汤治杨梅疮,不犯轻粉。病深者月余,浅者半月而愈。服轻粉而筋骨挛痛,瘫痪不能动履者,服之亦效。其方用土茯苓一两,薏苡仁、金银花、防风、木瓜、木通、白鲜皮各五分,皂荚子四分。气虚,加人参七分;血虚,加当归七分。惟忌茶、肉、法面,房劳。盖秘方也。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本草乘雅》:土茯苓者,九土之精气所钟也。一名禹,续平水土,有如神禹;言余粮者,食之当谷不饥耳。味甘淡,气平和,性无毒。故主调中止泄,黄中通理之为用乎。若健行不睡,强筋骨,治拘挛,利关节,此阴以阳为用,应地无疆,自强不息矣。若疮痈肿,侵淫筋骨,以耽淫人,火炽水涸,水位之下,藉土承之,承则化,化则肾火归,而肾水溢矣。
《景岳全书》:一名仙遗粮。味甘淡,性平。能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分水道,止泻痢,治拘挛骨痛,疗痈肿喉痹,除周身寒湿恶疮,尤解杨梅疮毒,及轻粉留毒、溃烂疼痛诸证。凡治此者,须忌茶、酒、牛、羊、鸡鹅,及一应发风动气等物。


《本草备要》:通,祛湿热,补脾胃。甘淡而平。阳明主药,胃、大肠。健脾胃,祛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除则筋骨利,利小便,止泻泄。治筋骨拘挛,杨梅疮毒,杨梅疮,古方不载。明正德间起于岭表,其证多属阳明、厥阴而兼及他经。盖相火寄于厥阴,肌肉属于阳明故也。医用轻粉劫剂,其性燥烈,入阳明劫去痰涎,从口齿出,疮即干愈。然毒气窜入经络筋骨,血液枯槁,筋失所养,变为拘挛痈漏,竞致废痼。土茯苓能制轻粉之毒,去阳明湿热,用一两为君,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木瓜、白鲜皮各五分,皂角子四分,气虚加人参七分,血虚加当归七争,名搜风解毒汤。瘰疬疮肿。湿郁而为热,营卫不和,则生疮肿。经云:湿气害人,皮肉筋脉是也。土茯苓淡能渗,甘能补,患脓疥者,煎汤代茶,甚妙。忌茶。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