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五脏身体寒风,风头脑痛,面。


《名医别录》:无毒。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洋洋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日华子本草》:通关脉,明目,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


《本草纲目》:鼻渊、鼻衄、鼻窒、鼻疮。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无毒。北人呼为木笔,南人唤作迎春。畏惟菖蒲蒲黄,黄连石膏四药。恶石脂,使川芎。止头脑风疼,面肿引齿痛眩冒;除身体寒热,鼻塞有香臭不闻。生须发杀虫,禁清涕通窍。


《景岳全书》:一名木笔,一名迎春。气味辛温,乃手太阴、足阳明之药。能解寒热憎寒体噤,散风热,利九窍除头风脑痛,眩冒瘙痒,疗面肿引齿疼痛。若治鼻塞涕出,鼻渊鼻鼽鼻疮,及痘后鼻疮,并宜为末,入麝香少许,以葱白蘸药点入数次,甚良。


《本草备要》:即木笔花。宣,散上焦风热。辛温轻浮。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九窍,利关节。主治鼻渊鼻塞。肺主鼻,胆移热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经曰:脑渗为涕。王冰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及头痛面,黑斑,可作面脂。目眩齿痛,九窍风热之病。然性走窜,气虚火盛者忌服。时珍曰:肺开窍于鼻,阳明胃脉环鼻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人之记性,皆在肺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凡人外见一物,必有一形影留于脑中。昂思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不经先生道破,人皆习焉而不察矣。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其于此义,殆暗符欤。去外皮毛,毛射肺,令人咳。川芎为使,恶石脂,畏黄芪、菖蒲、石膏。


《本草崇原》:辛夷味辛臭香,苞毛花白,禀阳明土金之气化也。阳明者,土也。五脏之所归也。故主治五脏不和而为身体之寒热。阳明者,金也,金能制风,故主治风淫头脑之痛。阳明之气有余,则面生光,故治面,黑色也。《经》云:阳明者,胃脉也,其气下行,故久服下气。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