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拾遗》:治痢:何梦瑶《医碥》:鸦胆丸,用鸦胆子去壳捶去油一钱,文蛤醋炒,枯矾川连炒,各三分,糊丸。朱砂为衣。或鸦胆霜、黄丹各一钱,加木香二分亦可。乌梅肉丸,朱砂为衣,二方俱丸绿豆大,粥皮,或盐梅皮,或圆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


里急后重:《吉云旅抄》:用鸦胆即苦榛子,去壳留肉,包龙眼肉内,每岁一粒,白滚水下。
治痔:《金御乘云》:近日闽中板客皆带鸦胆子来,治痔如神。有患者,以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立愈。至圣丹:治冷痢久泻,百方无验者,一服即愈。凡痢之初起,实热实积,易知而易治。惟虚人冷积致痢,医多不以为意,盖实热之症,外候有身热烦躁,唇售口渴,肚疼窘迫,里急后重,舌疏利之,重则寒下之,积去而和其阴阳,无不愈者。至于虚人冷积致痢,外无烦热躁扰,内无肚腹急痛,有赤白相兼,无里急后重,大便流痢,小便清长。此由阴性迟缓,所以外证不急,遇此不可姑息,但以集成三仙丹下之,以去其积,倘不急下,必致养虎贴患。其积日久,渐次下坠,竟至大肠下口直肠上口交界之处,有小曲摺,隐匿于此,为肠秽最深之处,药所不到之地,证则乍轻乍重,或愈或发,便则乍红乍白,或硬或溏,总无一定,任是神丹,分毫无济。盖积不在腹内,而在大肠之下,诸药至此,性力已过,尽成粃糠,安能去此沉匿之积?所以冷痢有至三五年十数年不愈者,由此故也。古方用巴豆为丸下之者,第恐久病。


痢疾神方:《医宗汇编》:用白石榴烧灰一钱,真鸦片切片二钱,鸦胆子去壳纸包,压去油三两,人参三分,枯矾二分,海南沉香三分,共为细末,调粥为丸,重五六厘,晒干,恣瓶收贮。红痢用蜜一匙,滚水调下。红白相兼,阴阳水送下。肚胀,滚汤下。水泻,米汤开水送下。忌油腻腥酸一月。


《医学衷中参西录》:即苦参所结之子。味极苦,性凉。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性赤痢(赤痢间有凉者),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分之热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诚有奇效。遇生平用此药治愈至险之赤痢不胜纪,用时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