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古籍记载
《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
《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名医别录》:无毒。主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日华子本草》:养神安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本草纲目》:丹参色赤味苦,气平而降,阴中之阳也。入手少阴、厥阴经。心与包络血分药也。《妇人明理论》: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川芎、芍药故也。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本草蒙筌》:味苦,气微寒。无毒。畏寒水石也,反藜芦。专调经脉匀,善理骨节痛。生新血去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癥坚,止血崩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散瘿赘恶疮,排脓生肉。辟精魅鬼崇,养正驱邪。更治肠鸣幽幽,滚下如走水状。
《景岳全书》:味微苦、微甘、微涩,性微凉,无毒。反藜芦。能养血活血,生新血,行宿血,故能安生胎,落死胎;血崩带下可止,经脉不匀可调。此心脾肝肾血分之药,所以亦能养阴定志,益气解烦,疗眼疼脚痹,通利关节,及恶疮疥癣,赤眼丹毒,排脓止痛,长肉生肌。
《本草崇原》:丹参、玄参,皆气味苦寒,而得少阴之气化,但玄参色黑,禀少阴寒水之精,而上通于天;丹参色赤,禀少阴君火之气,而下交于地,上下相交,则中土自和。故玄参下交于上,而治腹中寒热积聚,丹参上交于下,而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君火之气下交,则土温而水不泛溢,故治肠鸣幽幽如走水。破癥除瘕者,治寒热之积聚也。止烦满益气者,治心腹之邪气也,夫止烦而治心邪,止满而治腹邪,益正气所以治邪气也。
《神农本草经读》:今人谓“一味丹参,功兼四物汤”,共认为补血行血之品,为女科之专药,而丹参之真功用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