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


《名医别录》:大热,有毒。主除五藏六府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止肠辟、下利,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鬼疰,毒,杀虫、鱼毒。久服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日华子本草》:破症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药性赋》:味辛,性大热,有毒。浮也,阳中阳也。其用有二:用之于上,退两目之翳膜;用之于下,除六腑之沉寒。


《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乃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之药。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禀南方之阳,受西方之阴,故能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一妇年七十余,病泻五年,百药不效。予以感应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子、茴香、枣肉为丸服,遂瘳。后又每因怒食举发,服之即止,此除湿消食,温脾补肾验也。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大热。属火,有金与水,浮也,阳中之阳。有毒。宜杏仁为使,畏款冬雄黄。却心腹冷疼及寒湿痹疼并效,杀鬼疰蛊毒并虫鱼蛇毒尤灵。除骨节皮肤死肌,疗伤寒温疟不汗。上退两目翳膜,下驱六腑沉寒。通气脉,开鬼门,仍调关节;坚齿发,暖腰膝,尤缩小便。理风邪,禁咳逆之邪;治噫气,养中和之气。消水肿黄疸,上肠澼痢红。多食乏气失明,久服黑发耐老。十月勿食,伤心健忘。椒目味苦兼辛,行水而治水蛊。定普喘劫药,敛盗汗捷方。并宜炒之,研末调服。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