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古籍记载

《开宝本草》:“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

 

《本草纲目》:绿豆色绿,小豆之属木者也。通于厥阴、阳明。其性稍平,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但以作凉粉,豆酒,或偏于冷或偏于热,能致人病,皆人所为,非豆之咎也。外科治痈且有内托护心散,极言其神效,丹溪有论发挥。治痘毒,利肿胀。内平皮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夷坚志》云:有人服附子酒多,水肿如头唇裂血流,急求绿豆,黑豆各数合,嚼食,并煎汤饮之,乃解。(豆皮)解热毒,退目翳。(豆芽)但受湿热郁之气,故颇发疮动气,解酒毒热毒,利三焦。


《本草经疏》:绿豆禀土中之阴气,故其味甘气寒无毒。入足阳明经。夫丹石之药,气悍而性热,多服则火动,上升为烦热,甚则口鼻出血,狂闷躁扰。甘寒能除热下气解毒,故主丹石药人毒发烦热也。阳明客热,则发出风疹,以胃主肌肉,热极生风故也。解阳明之热,则风疹自除。胀满者,湿热侵于脾胃也。热气奔豚者,湿热客于肾经也。除湿则肿消,压热则气下,益脾胃而肾邪亦自平也。简误:脾胃虚寒滑泄者,忌之。


《本草蒙筌》:味甘皮寒肉平,能行十二经络。煎汤解酒毒,烦热兼除;作粉敷肿痈,丹毒且压。益气力,润皮肉,厚肠胃,养精神。五脏能和,常食不忌。筑枕夜卧,明目疏风。


《景岳全书》:味甘,性凉。能清火清痰下气,解烦热,止消渴,安精神,补五脏阴气,去胃火吐逆,及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湿热泻痢肿胀,利小水,疗丹毒风疹,皮肤燥涩,大便秘结,消痈肿痘毒,汤火伤痛,解酒毒鸩毒,诸药食牛马金石毒,尤解砒霜大毒。或用囊作枕,大能明耳目,并治头风头痛。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甘寒。行十二经。清热解毒,一切草木金石砒霜毒皆治之。利小便,止消渴,治泻痢。连皮用。其凉在皮。


《神农本草经读》:麻黄气温,秉春气而入肝;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心主汗,肝主疏泄,故为发汗之上药,其所主皆系无汗之症。中风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宜麻黄以发汗。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热甚无汗头痛,亦宜麻黄以发汗。咳逆上气,为手太阴之寒症;发热恶寒,为足太阳之表症,亦宜麻黄以发汗。即症坚积聚为内病,亦系阴寒之气,凝聚于阴分之中,日积月累而渐成,得麻黄之发汗,从阴出阳,则症坚积聚自散,凡此皆发汗之功也。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能止汗,旧解多误。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