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古籍记载

《海药本草》:味苦、甘,无毒。主肾气,破产后恶露及儿枕,与三棱、鳖甲、大黄为散,能散气,通经络。


《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


《药性赋》:味苦、辛,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二:活精血,疗产后之疾;调月水,治胎前之症。


《本草纲目》:延胡索,味苦微辛,气温,入手足太阴,厥阴四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荆穆王妃胡氏,因食荞麦面着怒,遂病胃脘当心痛,不可忍。医用吐下行气化滞诸药,皆入口即吐,不能奏功,大便三日不通。因思《雷公》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乃以延胡索末三钱,温酒调下,即纳入,少顷大便行而痛遂止。又华圭年五十年余,病下痢腹痛垂死,已备棺木。予用此药三钱,米饮服之,痛即减十之五,调理而安。《方勺泊宅编》:一人病遍体作痛,殆不可忍。都下医或云中风,或云中湿,或云脚气,药悉不效。周离亨言:是气血凝滞所致。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温酒服三、四钱,随量频进,以止为度,遂痛止。盖延胡索能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其后赵侍制霆因导引失节,肢体拘挛,亦用此数服而愈。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无毒。专入太阴脾肺,一云又走肝经。调月水气滞血凝,止产后血冲血晕。跌扑下血、淋露崩中,心腹卒疼、小腹胀痛并治之而即效也。


《景岳全书》:味苦微辛,气微温,入肝脾二经。善行滞气,破滞血,血中气药。故能止腹痛,通经,调月水淋滞,心气疼痛,破癥癖跌扑凝瘀,亦善落胎,利小便,及产后逆血上冲。俱宜以酒煮服,或用酒磨服亦可。然性惟破气逐血,必真有血逆气滞者方可用。若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本草备要》:宣,活血利气。辛苦而温。入手足太阴、肺、脾。厥阴心包、肝。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通小便,除风痹。治气凝血结,上下内外诸痛,通则不痛。癥瘕崩淋,月候不调,气血不和,因而凝滞,不以时至。产后血运,暴血上冲,折伤积血,疝气危急,为治血利气第一药。然辛温走而不守,独用力迅,宜兼补气血药。通经坠胎,血热气虚者禁用。酒炒行血,醋炒止血,生用破血,炒用调血。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