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冠心病的治疗
老年人冠心病通常合并有各项器官储备功能降低、弥漫的动脉硬化,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有几点要注意:第一是药物的调整要精细缓慢,因为动脉硬化的病人血压的调整波动非常大,在调整降压药时要小剂量多次微调,避免出现低血压或高血压的情况。第二是老年人有时会合并糖尿病,对疼痛的刺激不敏感,因此要警惕有些胸闷的病人可能是老年冠心病。对于老年人的用药要个体化,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对于冠心病、高血脂的老年人应该长期服用立普妥类的降脂药,降脂药对冠心病的病人非常有好处。
老年人冠心病的治疗相关阅读
冠心病中医治疗好吗
冠心病中医治疗好吗:中医治疗冠心病其实有一定优势。一般来讲,主张冠心病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效果会更好。但是比如说有些严重的冠心病,包括我们看到一些不能做支架,也不能做搭桥的患者,那么这些患者有时候西药用的量也很大,包括用的足够量的或者足够大量的西药以后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这个时候加上中医跟中药治疗会很有效的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所以我们建议,冠心病的治疗能够中西医结合治疗,而且在一些西药耐药的情况下,阿司匹林或者是其他的西药会出现耐药的情况,中药就没有耐药的这个后果,所以两者结合治疗疗效会更好。
心脏支架后胸闷胸痛怎么办
心脏支架后胸闷胸痛怎么办:心脏支架术后,如果出现胸闷胸痛,一般有三类原因,一类原因现在不太多见,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支架内再血栓,也就是说做了支架以后,支架在原来的地方再次出现了血栓。这个跟很多因素有关系,包括用的抗凝药量不够,也跟病人的遗传因素,跟冠心病的风险有关,这个时候一定要即刻马上去就诊。如果是支架内血栓风险是非常高的,第二个就是又出现了新的心绞痛,比如说他应该做五个支架,也可能我们只做了一个,选择了他最严重的地方,那么其他地方其实还有狭窄,这些地方没有解决,依然会出现心绞痛。如果是这样,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还有一部分病人,应该说在临床上也见到,就是一些心理作用,他觉得我安了一个支架,里边是个异物,他总觉得有不适感,这种病人要反复做心电图,做心肌酶,这些检查都没有异常。除外前面两种情况,那这些病人其实是好办,我们可以给他做一些精神上和心理的治疗,再加上一些中医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冠心病能运动吗
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方式上首先可以选择步行,每次持续散步30~40分钟,或每日步行1~2公里,步行时要步态稳定,步幅均匀。其次可以选择慢跑,慢跑前要先做好准备活动,跑鞋一定要跟脚,不要跌倒,如果累了可停止慢跑。另外需注意冠心病病人不建议做用力屏气的运动,如拉哑铃。
冠心病怎么预防
预防冠心病第一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采取正确的饮食结构,可以大大降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第二科学锻炼,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是预防冠心病的积极措施。第三多食用谷类和水果纤维,每天通过饮食多摄入10克食物纤维,可使冠心病发作和死亡的风险降低。
冠心病放支架有风险吗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风险主要是通过支架的方法来避免搭桥,使血管从里边撑起来,解除狭窄解除,但是支架本身是金属,在体内是异物,金属在体内会诱发血栓形成而导致血栓增加。所以支架术后要常规地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血管内皮覆盖整个支架之后,能保证完好的血管通畅,没有明显的狭窄,同时内皮覆盖后,血栓减少。所以它的术后主要风险就是预防血栓形成。预防血栓形成,一般需要患者进行一年到一年半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氯吡格雷以及替格瑞洛或者是阿司匹林的两联治疗。
冠心病什么情况要放支架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冠心病病症患者一般在患者有心绞痛时,而且通过造影发现患者的狭窄在80%到85%以上,此时需要接受介入治疗;如果患者没有症状,但狭窄90%以上的时候,也是需要介入治疗,因为严重的狭窄通过狭窄部位的剪切力会明显增加,可能会冲破血管,形成斑块,进而引发血栓,导致心衰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在指南共识要求的两个标准即出现症状且狭窄在80%到85%以上,或者没有症状但是狭窄90%以上,是介入治疗的时机。
中医治疗冠心病有什么优势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在于治疗是对冠心病患者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因病可以进行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冠心病一共分为六个类型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极佳;西医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单一的用药为主,不管患者的体质、症状类型,一般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还有扩冠、抗动脉硬化的治疗。中医治疗冠心病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特别是在西医已经进行介入治疗的情况但还存在着症状不能够完全缓解的情况下,采用中医药调理治疗会有许多很好的疗效。
冠心病检查什么
冠心病检查什么:冠心病需要做以下检查:
第一,冠状动脉造影,是能够明确诊断是否为冠心病的最可靠、最实用的检查。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比较麻烦,需要住院,还需要打造影剂,病人还要忍受一点小的痛苦,所以一般不首选冠状动脉造影。
第二,心电图,心电图诊断率并不是很高。可以做运动心电图,在运动过程当中,观察病人在运动的状态下心电图有无异常。
第三,有些病人不适合做运动或者病人的风险比较高,可以选择做冠状动脉ct,它对一些严重的冠心病或者排除冠心病,诊断价值比较大。
冠心病遗传吗
目前冠心病的确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家族冠心病史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心脏问题。但是遗传只是一小方面,一般只占30%左右。冠心病有一大部分都和自身的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比如吸烟、饮酒,再加上本身携带的基因得病的几率就会很大。
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是什么意思
平板运动心电图检查是为了筛查冠心病,在临床应用很广泛,平板试验阴性,说明被检查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阳性则说明较大,但是,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性大约在70~80%,具体能否诊断冠心病需要医生结合其它相关临床信息。
说到平板运动试验,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它是心电图负荷试验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该试验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判断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是什么意思呢?
平板运动心电图检查是为了筛查冠心病,在临床应用很广泛,平板试验阴性,说明通过这个检查,被检查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阳性则说明较大。但是,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性大约在70~80%,具体能否诊断冠心病需要医生结合其它相关临床信息。
假阳性反应:总发生率10%~20%,除女性易出现假阳性反应外,还有下列影响因素:①药物:常见的有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噻嗪类利尿剂;②电解质紊乱如低钾;③饱餐及注射葡萄糖后;④过度换气;⑤胸廓畸形如漏斗胸;⑥贫血。
假阴性反应:总发生率12%~37%。影响因素:①药物:抗心绞痛药;②有陈旧性心梗或单支病变(多见于右冠状动脉);③运动量不足:心率反常增快。
应用价值
1、协助确诊冠心病,并对无症状者筛选有无隐性冠心病。
2、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病人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3、测定冠心病病人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以便客观地安排病人的活动范围和劳动强度,为康复锻炼提供可靠的依据。
4、观察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或手术)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是以达到按年龄预计可达到的最大心率(HRmax)或亚极量心率(85%-90%的最大心率)为负荷目标,前者称为极量运动试验,后者称为亚极量运动试验。
运动中持续监测心电改变,运动前、运动中每当运动负荷量增加一次均记录心电图,运动终止后即刻及此后每2分钟均应重复心电图记录直至心率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进行心电图记录时应同步测定血压。
治冠心病的偏方有哪些
很多人都知道冠心病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患上了这种疾病都是到大医院进行治疗,其实在生活中也有一些治疗冠心病的小偏方,效果也是十分不错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治冠心病的偏方有哪些?
治冠心病心绞痛小偏方
冠心病治疗偏方有海带松,准备二百克的浸发海带,一些香油,绵白糖及精盐。海带放入锅中煮透后捞出,沥干水分后摆叠好切丝。锅内加香油烧到七成热,煸炒海带丝略炸。让海带发硬后装盘,加人绵白糖及精盐。该偏方具有软坚化痰,利水泄热的功效。
香蕉茶治疗冠心病:准备五十克的香蕉和一些蜂蜜。香蕉去皮之后研碎,加入茶水和蜜调匀后即可饮用。该偏方具有降压,润燥以及滑肠的作用。适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每日饮用2-3次的蜂蜜,可以营养心肌、保护肝脏。
长命包子治疗冠心病:准备一些马齿览、韭菜等分,葱、姜、猪油、酱油、盐及鸡蛋。马齿芡和韭菜洗净阴干后切末。鸡蛋炒熟之后再弄碎。马齿览、韭菜、鸡蛋拌匀,加点精盐、酱油、猪油、味精、葱及姜末制成馅做包子,蒸熟后食用,具有清热祛温,凉血解毒等功效。
党参黄芪等治疗冠心病:准备二十克的党参和三十克的黄芪,十五克的川芎、枸杞子、制何首乌及牡丹皮,二十五克的丹参,十克的炒白术、茯苓、淫羊藿及桂枝,二十克的全当归和八克炙甘草。所有药材加水煎,分1--2次饮用。
当然,偏方不可尽信尽用。坚持用药才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最基本最为稳妥的一种方法。
治疗冠心病药物
患上了冠心病,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方式之一,该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患者朋友要有信心和耐心才行,目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治疗冠心病药物有哪些呢?
1.硝酸酯类药物
主要包括硝酸甘油、消心痛、5-单硝酸山梨醇、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等。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最好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免减少耐药性。
2.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
常用的制剂有普萘洛尔、氧烯洛尔、烯丙洛尔、吲哚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纳多洛尔。可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亦可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能迅速控制心动过速、震颤、体温升高等症状。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一线用药。
3.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斯匹林、双嘧达莫、苯磺唑磺等。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压降低。主要用于心绞痛、轻中度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心动过速等症。
4.调整血脂药物
如烟酸、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这三方面进行调节,这些冠心病的药物治疗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应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5.钙通道阻滞剂
常用制剂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尼卡地平等。能增加病人耐力及缓解症状,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和冠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
6.溶血栓药物
如华法令、肝素、尿激酶、链激酶等。动脉血栓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所以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选好药物也很重要,每一种药物都有特殊应用的指证。
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
相信对于冠心病的患者而言,最想要了解的就是治疗方法了,因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治疗,才会减少疾病对身体的伤害,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出现,那么,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1)介入性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包括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经皮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冠状动脉斑块切吸术、和溶栓疗法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介入治疗术就是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
(2)药物治疗:是指用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调节血脂药、抗凝药物和中药等药物的治疗,只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3)外科手术治疗:这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是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脉搭桥术。
一般,常见的治疗冠心病的简单运动有:
一、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舒松自然,动中有静,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更为合适,简化太极拳运动量较小,心率只能达到90-105次/min。这是常见的治疗冠心病的运动之一。
二、游泳
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能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游泳锻炼,对治疗冠心病十分有效。据报道,游泳可使摄氧量增高,为8.9--6.5METS不等。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时间过久,引起肌肉痉挛和心胶痛发作。
在看完上述对治疗冠心病的方法的简单介绍之后,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大家应该对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多重视,多了解,在生活中多注意预防,一旦发现尽早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古代无此病名,可将其归属于传统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关于胸痹、心痛,古今论述颇多,“心痛”一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以后马王堆医书及《黄帝内经》多有论述。以胸痛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西医疾病很多,除了冠心病外,还包括肺系疾病、胸膜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中医相应的疾病还有“虫、注、冷、热、食、饮、风、悸、气、血”等九种心痛。冠心病有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古代文献中皆有相似的描述,如《诸病源侯论》云“久心痛者,是心之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故成疾不死,发作有时”,此记载与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描述相似。在《灵枢》记载了厥心痛,描述为“痛如锥刺心,…去真心痛一间耳,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亦主旦发夕死”。似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类。传统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宋朝《太平圣惠方》广泛应用芳香温通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胸痛;明代王肯堂提出“治诸般心痛,以开郁行气为主,此其要法也”,主张行气开郁治疗心痛;张景岳提出“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主张补肾治疗心痛;喻嘉言倡导“大气论”,反对用木香、三棱等行气破气之品,认为胸痹当以温复胸中大气为主;叶天士认为久病入络,倡用虫类搜剔、辛香入络通血;王清任创血府逐瘀汤治疗“忽然胸痛”,其描述与冠心病心绞痛相近;清代林佩琴擅用辛滑温通法治疗胸痹,意使其“旋转上焦清阳,疏利膈间痰气,不与胸痞结胸等症混合,则得之矣”。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病机,张仲景认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至今对临床仍有中药的指导意义。“阳微”为胸阳不足,“阴弦”指阴邪凝滞胸中。此处之阴邪,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阴寒之邪,还可包括痰饮、瘀血、寒凝,甚或火邪,但总以郁滞为主。因此,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或活血、或化痰、或涤饮、或温通、或宣清郁火,总以宣达为主,此即为通阳。仲景虽认为阳微责其极虚,但在胸痹心痛篇中除人参汤外,大都用通阳宣痹之法,尤以瓜蒌薤白类方为主,说明仲景认为“阴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凝滞之邪得以宣散则胸阳可复,邪去则正安。“阳微阴弦”,可以看做是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的概括。随着疾病的演变,心阳久伤,病机的主要方面可转变为以正虚为主,故仲景又有人参汤,运化中焦气血以补心之极虚。后之唐宋承仲景之意,多以芳香温通宣散凝滞之邪,通阳开痹为法,但孙思邈亦不忘重用黄芪、人参、当归等益气养血为方以治疗心痛。
1.蠲化痰浊、宣痹通阳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出血,导致急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其中斑块的稳定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的关键因素。动脉粥样斑块主要由于动脉内膜类脂质沉积所致,稳定的斑块除了纤维帽的坚固,主要是脂质成分也少。现代中医认为不正常脂质的堆积属于痰浊的范畴,仲景之瓜蒌薤白白酒汤、瓜篓薤白半夏汤不但通阳宣痹,更能豁痰祛浊,是治疗冠心病的一个主要方剂,方中瓜蒌可以重用至30克。黄元御《长沙药解》云:“瓜蒌,清心润肺,洗垢除烦,开胸膈之痞结,涤涎沫之胶粘,最洗瘀浊”;薤白,辛滑通利,善开壅滞。《临证指南医案》云“其气辛则通,其体滑而降,仲景用以主胸痹不舒之痛”。临床应用瓜蒌薤白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辨证应具有如下几点:(1)患者为痰湿体型,肥胖;(2)舌苔垢腻或滑腻,舌体胖大;(3)脉弦滑或沉弦;(4)胸闷窒息而痛。临床遣方配伍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1)伍用砂仁、陈皮、白术、茯苓等等醒脾运脾化湿之品,使脾运而痰湿无由所生;(2)伍用偏于辛温的活血化瘀药,如川芎、当归、红花、桂枝等,使血脉调和,阳气易于宣通;(3)伍用理气药,如枳壳、柴胡、苏梗等,使气行血行、痰浊易于蠲化。此外,临床应用瓜蒌薤白剂时还应注意脉虚弱或细弱、舌苔少、舌质瘦小而红者,不宜使用此类方药。此类方药多辛香温散,无痰湿内滞、胸阳痹阻者,易于伤气耗阴。
2.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和解毒治法
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系列炎症反应的结果。现代中医认为炎症反应与中医的“毒”邪致病的特点较为类似,因此中医临床往往采取解毒治疗,但验之临床却不能仅仅把炎症当成热毒,只考虑清热解毒之法。毒邪不但有热毒,还有寒毒、湿毒。解毒当分清毒邪的性质,如热毒表现为舌质红,舌苔黄浊垢腻,心烦,可伴有心下痞满,可以选用用黄连、黄芩清热解毒,《友渔斋医话》云“黄连清心火,同瓜蒌、枳实泄胸痞如神”,如用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实),佐以理气活血之品,如郁金、枳实、赤芍等等;寒毒当表现为胸痛,受寒则甚,舌质淡,苔白,脉弦紧,可用荜拨、细辛等散寒解毒,如用宽胸丸;湿毒表现为胸闷痛、舌苔厚腻、四肢沉重,可以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基础上,佐以藿香、佩兰等芳香解毒,《名医别录》记载藿香主治“心痛”、“去恶气”。
3.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期和缓解期治疗侧重不同
心绞痛发作期:心绞痛发作时,病机以气滞、寒凝、痰浊、瘀血阻滞血脉为主。此时治疗应以芳香温通、急开其痹为大法,以使通则不痛。开痹之法,唯气味芳香、性温善通之药方可达到速效止痛的目的。芳香温通法治疗胸痛在唐宋时期即普遍应用,如《外台秘要》载南朝的深师治疗胸痹方用麝香、牛黄;《太平圣惠方》治疗卒心痛,高良姜、桂心与麝香、木香同用,如麝香散、当归散等;《圣济总录》治疗久心痛用沉香汤、丁香汤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苏合香丸等。元代的《御药院方》,治疗心胸疼痛选用沉香丸、通气汤;清代叶天士治疗“脾厥心痛”,常用良姜、姜黄、苍术、丁香等药,“为之辛香以开通也”。近年来研制的许多中成药,如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丹、苏冰滴丸、宽胸气雾剂等,其中冰片、苏合香、良姜等,皆有芳香开窍、宣通胸阳的作用,荜拨、细辛、檀香、苏合香、麝香等不但可以散寒通痹、还可宣通阳气、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心绞痛缓解期:冠心病缓解期的中医治疗,以减少或防止心绞痛、心血管病事件发生发作为目的,目前多采用活血化瘀之法治之。临床可根据病情不同,采取安神活血、益气活血、熄风活血、祛痰活血等。活血化瘀自古以来就是治疗胸痹心痛的一个主要方法,《肘后备急方》即记载桃仁治疗卒心痛;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代表方失笑散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还广泛应用血竭、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药;清代王清任擅用行气活血、益气活血两法;叶天士则以虫类通络、辛润通络治疗胸痹心痛,对后世皆颇有影响。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粘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冠心病心绞痛常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血小板聚集,并激活一系列凝血机制导致血栓形成,因此活血化瘀成为现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个主要方法。病情轻者,可选用丹参、郁金、赤芍、红花等行血活血的药物;病情重如疼痛剧烈、舌质紫暗,脉紧而涩者者可选用三棱、莪术等活血破血的药物,三棱、莪术虽为破血药,但其性峻而不猛,故张锡纯曰“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而猛烈开破之品转不能建此奇功”。还可以用虫类药活血通络,如水蛭、地龙、全蝎等等,尤以水蛭为佳,张锡纯认为“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
4.劳累性心绞痛的中医治疗
劳累性心绞痛有一个明显特征,即心绞痛每因劳累诱发。动则耗气,无论舌脉如何,气虚大多是其病机的一个主要方面。严重的劳累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有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病变复杂、严重,狭窄多在90%以上,部分患者甚至由于病变复杂不能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临床治疗此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如何促进心肌组织毛细血管新生和侧枝循环开放、增加心肌血液灌注是其关键,西医对此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传统中医在外科疮疡治疗方面有化腐生肌一法,在促进新生肌肉生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血管的再生。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也可参照此法,促进冠状动脉的侧枝循环。临床可重用黄芪30克以上,黄芪“益气、生血、生肌(本草备要)”,“主痈疽久败疮(神农本草经)”,益气托毒、化腐生肌,为疮家圣药,可加人参或西洋参10克,同时配伍养血活血药如当归、丹参、赤芍等。益气药和养血活血药配伍,不仅有利于活血通脉,以促血行;还有助于引益气药入血分,达到气主血脉、气摄血脉,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肌血液循环的目的。
采用补气法治疗气虚型的劳累性心绞痛,不仅要补心气、肺气、宗气,还要补中气、元气,惟此才能使贯血脉、主血行的宗气生发有源。难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营出中焦,中焦脾胃气旺,则营血得以化生;卫气出下焦,下焦肾气充足,则卫气得养。临床常用治疗冠心病的补气药有黄芪、黄精、党参等,此类药尤其是黄芪,可大补心肺之气,但却不能补肾气、元气。而人参或西洋参,上可补心肺之气,下可补肾元,和黄芪相伍,可大大增强补气活血之力。有条件者,宜用人参、西洋参,其补气之力远非党参、黄芪类所能及。如《理虚元鉴》云,“人参大补元气,冲和粹美,不偏不倚,故在阴补阴,在阳补阳,能温能清,可升可降,三焦并治,五脏咸调”。
冠心痛心绞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经曰“四十而阴气自半”,故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有无肾虚症状,皆可存在一定程度的肾虚。因血脉遇寒则凝,遇热则散。故补肾时应偏于温补,温不生火化燥,用药可选择仙灵脾、菟丝子、巴戟天、枸杞等。朱良春认为仙灵脾补肾阳,但温润而不燥,不特补肾阳,而且可以燮理阴阳。巴戟天,陈士铎称其“温而不热,健脾开胃,既益元阳,复填肾水…有速效而又有近功。”仙灵脾、巴戟天等和黄芪、党参相伍,可达到宗气、元气并补得目的。
临床治疗劳累性心绞痛,还要注意养心安神,并非要等到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安症状出现时才可使用。即使无以上症状出现,应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远志等,宁心安神,对调节交感神经功能平衡,增加心肌耐缺血缺氧的能力亦有裨益。
劳累性心绞痛,动则胸闷、胸痛者,我们常用方如下:黄芪30克、红参5克(单煎兑服,有内热征象者,用西洋参10克)、丹参30克、焦山楂30克、菟丝子30克、葛根30克、仙灵脾20克。胸闷者,加降香10克、苏梗20克以宽胸行气;疼痛为主者,加三七粉3~5克、元胡10克以化瘀止痛。方中黄芪、人参或西洋参宗气、元气并补,仙灵脾、菟丝子补肾气补元气,辅以丹参、山楂活血化瘀。胸闷者则以条畅气机为主,加降香、苏梗,使气行则血行;胸痛以活血通脉止痛为主,配以三七、元胡,使血行而气畅,佐以葛根升清,助清阳上升,使宗气得复,贯通血脉,血脉得行,通则不痛。可供参考。
此外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亦有痰浊、湿浊内滞,痹阻阳气(胸阳)为主者,患者多舌苔厚腻或垢腻,舌体胖大,形体多肥胖。动则阳气升发,化清蠲浊,而浊邪遏其升发之势,气血为之不畅或痹阻,致发胸痛。此类胸痛当参用瓜蒌薤白法,佐以理气醒脾化浊法治疗,不可一味补气活血。
5、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包括自发性心绞痛、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痉挛所致,其中也有部分患者可没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痉挛,传统中医认为病机多为风证、寒证。验之临床,风证常见两种情况:一为肝肾亏虚、虚风内扰、横逆血脉,此类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遣方治疗可在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白芍、僵蚕、全蝎、秦艽等柔肝熄风解痉,结合丹参、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调和血脉治疗;二为寒凝血脉,此类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恶寒怕冷,尤其是胸前膻中、背部心腧穴周围,还可见手足不温、指甲紫暗等。心绞痛每于夜间或睡眠时发生。此类患者在疼痛缓解时治疗应以益气温运心阳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治疗。临床应用此法应注意如下几点:(1)辛甘温相合,仿张仲景桂枝甘草汤意,药用桂枝、薤白、甘草相伍,桂枝、薤白皆可用至30克左右,以取辛甘通阳、温而不散之效;(2)除甘草外,结合其他甘温补气药,如黄芪、党参、人参等,以奏益气温阳主脉之效;(3)在疼痛缓解期,不用荜拨、良姜、细辛、冰片及此类药物组成的中成药,以免耗气伤阴、化火生燥,致病情缠绵。即使在疼痛发作期,亦应中病即止;(4)配伍平肝安神药,潜肝阳、熄肝风、敛心气,如珍珠母、龙骨、五味子等,一有助平息内风,二有助于敛心气于血脉之中。
和稳定性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心绞痛除血管痉挛因素外,还有血小板活化、易于粘附聚集,血栓形成,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中医认为这是血脉瘀滞较重及血瘀、痰浊蕴而化热酿毒的征象。针对这一病理环节,结合临床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苔黄腻、厚腻或黄燥等体征,临床治疗应注意一下几点:(1)重用活血化瘀药,如川芎、当归、赤芍、元胡等,甚至在扶正的基础上,加用破血散瘀药,如土元、地龙、桃仁、水蛭等;(2)注意、宣痹化痰。气行则血行,辛开苦降,气机条达,方可使瘀散而痰消,痹开而脉通。舌质暗红、舌苔厚腻或黄者,应用瓜蒌薤白类,加黄连、虎杖、枳壳、大黄等清热解毒、条畅气机;舌苔黄厚而燥,舌质紫红或红降者,用小陷胸汤加黄芩、丹参、虎杖、赤芍、大黄等清化热毒药;(3)即使有热像,用药亦不能一味苦寒,应于方中佐薤白、姜黄、桂枝等温通之品,以防寒凝血脉,妨碍血液运行,共成相反相成之效。
此外,临床上经常可见到一种严重的劳累性心绞痛,每于平卧后1~3小时内发生,坐位和站立几分钟可以缓解。此类心绞痛临床可分三型:(1)心绞痛发作前肺动脉压(PADP)正常,且发作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心绞痛发作,主要是由于心肌氧耗量增加超过了固定狭窄的冠状动脉储备能力所致,患者心功能尚属正常;(2)心绞痛发作前虽有PADP升高,但无心功能不全表现;(3)心绞痛发作前即有PADP已有升高,先出现心功能不全,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了心肌耗氧量,这是一种更严重的劳累性心绞痛。中医治疗此类心绞痛,前两者与劳累性心绞痛基本相同,后者则应重用益气活血,佐以活血利水。不可过用活血化瘀、通痹宣痹通阳之品,以免破气耗气、加重病情。临床可在重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基础上,加用丹参、焦山楂、葛根、益母草、泽兰、车前子等以活血利水,减轻心脏负担,可望受到满意效果。
相关疾病
相关艾灸
相关拔罐
相关按摩
相关刮痧
相关偏方
温补心脾,理气活血。用治心脾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脏病,症见心悸欲按,气短喘息,心痛...
补气,养阴,止汗。适用于冠心病(气阴两虚型),症见胸闷或心前区疼痛,痛时向左肩放射,...
补气活血,散瘀止痛。用治各种类型冠心病。
益气强心。适用于冠心病。
温中通阳,理气散结。用治心阳虚脱型冠心病,症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心悸,气短,面色...
相关资讯
老年人冠心病通常合并有高龄、各项器官储备功能降低、弥漫的动脉硬化,根据老年人的特点,...
老人冠心病如何治疗: 老人冠心病治疗有很多种,基本上跟其他人冠心病治疗方案一样。...
冠心病发作时有什么症状: 冠心病在发作的时候可能有心绞痛,也有可能一发作就表现为...
老年人冠心病通常合并有高龄、各项器官储备功能降低、弥漫的动脉硬化,根据老年人的特点,...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冠心病早期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没有任何症状到活动以后出现心...
早期冠心病吃什么药: 不管是早期冠心病,还是晚期冠心病,一旦发现存在冠心病,治疗...
老年人冠心病通常合并有高龄、各项器官储备功能降低、弥漫的动脉硬化,根据老年人的特点,...
女性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从临床角度看,冠心病的症状并没有性别差异,典型的冠心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