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发热是怎么回事

2020-07-15

手心发热是怎么回事:
  从中医上讲,有些人不光是手心发热,而且是手心脚心一起发热。
  这个多见于几个情况:第一,热扰心胸膈。如果胸膈间有热以后,特别容易造成手心脚心的发热;第二,肾阴不足的情况也能见到手心发热。同时可以见到心烦、口干、失眠、脾气急躁等症状。对于手心发热的治疗,可以进行清热除烦。比方凉膈散、炒栀子、豆豉等清除胸膈之热;另外手足心出汗见于肾阴不足。
  所以手足心出汗同时会见到比方腰酸、腿软、心烦、心慌、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时候要滋阴清热。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汤这些药就能参考使用。



手心发热是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嘴唇发紫的原因

嘴唇发紫的原因:
  嘴唇发紫是与循环有密切相关,首先要考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者肺部循环不好。所以,比如说有肺、有胸闷、心慌,这个我们就要考虑心血管疾病引起的。
  当然除了疾病因素以外,还有情绪也会引起口唇发紫,情绪经常容易生气、胸闷或者易怒或者休息不好、情绪暴躁,这些都可以引起口唇发紫。
  另外还有就是除了疾病因素以外,我们更多要考虑还有环境因素,比如说天气暗淡、环境阴暗的地方或者光线不好的地方也会出现嘴唇发紫,这个时候我们要鉴别。
  总体上来讲,嘴唇发紫与循环消化密切相关。

鸡内金的作用功效

鸡内金的作用功效:
  鸡内金的主要功效是有消食积的作用。所以对于小孩有疳积或者有积滞、积食的情况,可以用上鸡内金。鸡内金它同时有消结石的作用。
  如果有小朋友的肾结石、泌尿系结石,这样的情况也是可以选用鸡内金。所以鸡内金主要就有两大方面的作用。第一有消食、消积的作用,同时也有消结石的作用。

喝茶能吃中药吗

喝茶能吃中药吗:
  喝中药能不能喝茶,这个问题我们需具体的分析。首先对茶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茶它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对于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理头目的作用,如果出现头晕脑胀、头晕头痛的情况,我们可以配合使用茶。那么常用的方剂有川芎茶调散,它就是针对头晕头痛非常好的方剂。同时需不需要使用茶或者如何使用茶,我们还需要结合体质的因素去考虑。
  茶性味分寒性跟热性的茶。如果体质偏寒,那么使用茶得用热性的茶。如果我们体质偏热,得选用凉性的性味偏凉的茶。
  如果这是一味单纯的中药,不需要使用茶的时候,也不用刻意的去喝茶。如果平日有饮茶喝茶的习惯,当然也不需要刻意地断然停止,一般建议跟中药之间错开服用就可以。

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虚前提首先是阴虚。阴虚除了出现人体的阴精不足、口干的表现之外,还会出现阴虚伴有火旺的表现,例如潮热盗汗这样的表现。肾阴虚在阴虚的基础上,还会有肾脏的一些特征性的表现,像腰膝酸软、腰背疼痛诸如此类的这样的表现,这样的一系列症状就称为肾阴虚症。
  肾阴虚具体的来讲包括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虚火旺,这样的舌象一般可能会变的是舌小舌红,然后脉是细的、脉数这样的阴虚火旺的表现,这一系列叫肾阴虚症。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主要有痰湿质和湿热质。痰湿质就是指体内多余的水湿代谢不出去,在体内堆积形成痰湿。痰湿质的主要症状一般表现为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比较明显,脸上出油比较多,大便容易比较发粘。还有一种常见的体质就是湿热质,男性比较常见。因为男性抽烟、饮酒的情况比较多,再加上平时容易喜欢吃一些比较油腻、辛辣的食物,也容易使体内产生湿热。湿热的意思是既有湿又热,它的表现主要是脸上容易起痘,包括后背也容易起痘,脸上容易出油比较多,再加上小便容易发热,大便容易粘滞不爽,因为体内产热比较多,患者会有口干、口渴,包括口中有异味、心烦,还有舌苔黄厚的体现。营养过剩或者是平时喜欢吃辛辣的一些人,湿热体质是非常常见的。

中药泡脚配方

中药泡脚配方:
  中药泡脚配方需因人而异选择。
  1温肾壮阳方。配方药材: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芡实
  2活血祛瘀方。配方药材:丹参赤芍泽兰桃仁当归大黄牛膝、川芎。
  3祛风除湿方。配方药材: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
  4消除疲劳方。配方药材: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玫瑰花
  5袪脚气方。配方药材: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蒲公英
  6改善睡眠方。配方药材:五味子、川芎、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茯苓、柴胡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是我国传统药材中非常重要的健脾利湿的中药材。茯苓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祛湿。如果体内有湿气的时候,可以用茯苓。
  第二,安神。当睡觉不好的时候,可以用茯苓,甚至是来自于跟茯苓是同一科属的茯神。
  第三,有脱发的人群,也可以用到大剂量的茯苓,起到治疗脱发的作用。
  茯苓其中包括抗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食用茯苓可以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可以针对自身的不同的需求,酌情去选用茯苓。

补肾吃什么

补肾吃什么:
  补肾从两个方面补,第一从药物的角度,第二从食物角度。药物补肾,需要根据肾阴虚、肾阳虚不同,然后选择不同的药物,比如肾阴虚经常使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使用桂附地黄丸,不要混淆,这是常见的中成药方面需要注意的方面。
  其次要注意药食两用,药补不如食补,对于食补方面有很多有补肾作用的食物,比如枸杞莲子山药这一类的食物都有补肾的作用。食物补肾,患者需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辨证使用,比如阴虚火旺的患者就不能食用热性的食物。

女性常见体质类型

女性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两种,气虚质和阳虚质。女性阳气大多比较虚弱,阴血不足的女性大多气也不足。由于女性存在月经周期,气血容易丢失,造成气血不足的状况,极易表现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等气血不足的症状。阳虚质的女性患者由于阳气不足,即火力不足。常常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特别怕冷,耐夏不耐冬,喜食温热食物。对外界的寒湿邪气反应也很敏感,易感风、寒、湿邪,容易腹泻、腹痛,还有舌体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淡白,脉沉微无力。

男性常见体质类型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痰湿质,其二是湿热质。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表现为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比较明显,大便容易发粘,出汗多而黏腻,手足心潮湿多汗,常感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面部经常有油腻感,嘴里常有黏或甜腻的感觉,平素痰多。由于男性抽烟、饮酒的情况较多,所以湿热质男性比较常见,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痤疮、粉刺,总是觉得口苦,舌苔黄厚。

夏季养生漫谈

夏季养生原则

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也是,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说到夏季养生,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已经把四季养生的大纲做了阐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立夏之后,万物生长,蕃衍繁茂。草叶碧绿,鲜花含苞吐蕊。鲜花得阳光雨露而竞相开放,秀色诱人。值此阳气外泄,宜夜卧早起。令人白天神清气爽,毫无倦意。心情愉快,心志平和而无怒气。风和日丽,宜外出旅游。到大自然中去淘冶心志,这是适应夏气,夏三月养长之道。所谓养长,来源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夏季特点

其实,在夏季里面也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孟夏时节,蛤蟆群鸣,蚯蚓频出,各种植物生长,由嫩绿变成青秀,麦粒开始饱满,晴雨相间,阴雨多于晴好。这时节,细菌病毒繁殖生长,人们易被感染,需要注意预防流行病。仲夏螳螂生,鹿角脱落,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花开。初麦有芒,芒种收麦。南方已入梅,西到秦巴山地、贵州高原,东到长江中下游,南到南岭,北到淮河流域。梅雨时节,梅子熟了,故称梅雨。梅即霉,亦叫霉雨。霉雨时节,空气潮湿,要注意食物发霉,预防霉菌感染。夏至时,阴阳相争,白天长,夜缩短。人们宜心静勿躁,止声色,饮食宜清淡。季夏凉风始至,蟋蟀出,鹰初飞。夏夜草丛中,萤火虫闪光。季夏时节,树木繁盛,大雨时行,土湿暑生。暑为炎热,小暑后出梅。中伏入大暑,要预防中暑。

夏季调护

夏季

染病,大都当即发作,但有一种病是有所潜伏,到秋季才发作,如延至冬季就很严重了!——这就是“心病”。当然这里说的“心病”,并非是指现代医学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的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也很重要,晚上不能睡的太晚,早上要在6点左右起床进行锻炼。根据五运六气,今年属于火土相生,气生运,为顺。但是可能雨水会比较多,关节病变的人应该多注意天气变化。

夏天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夏天最大的邪气就是湿,夏至一阴初生,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冬瓜、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 莲子心菊花薄荷金银花荷叶等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慢支、鼻炎以及一些虚寒性疾病患者。

夏季保健药食

饮食对于养生来说,就是顺应自然。养生更偏向于中医,以下这些是一些小项,根据个人的需要自行选择。

1、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 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4、 民间俗称: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应多吃些姜,姜是暖的食物,夏天人身体毛孔张开多食用姜有利于湿寒气排出。

5、夏日多喝红豆薏米汤可排除身体湿寒气、利尿。

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小米、玉米、豆类、鱼类、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以下四种夏日常见护心瓜果大家可以多多食用。

西瓜:除烦止渴、清热解暑。适用于热盛伤津、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喉痹、口疮等症。

黄瓜:皮绿汁多脆嫩鲜美,是生津解渴的佳品。鲜黄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夏季便秘者宜多吃。

桃:生津、润肠、活血、消积。适用于烦渴、血淤、大便不畅,小便不利,胀满等症。

苦瓜:苦瓜味甘苦性寒,老瓜逐渐变黄红色,味甘性平。它能除热邪、解劳乏、清心明目,工作劳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专家告诉您:多种疾病可以首选针灸

根据人们的看病习惯,一般是先找西医,治不好了再找中医开汤药,而汤药还不行,才会被建议去试试针灸。事实上,针灸并不应该成为患者选择的最后一步棋。

事实上,针灸的疗效在全世界都已得到了公认,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共有180多个国家在使用针灸,18个国家还把针灸纳入了医保。十一五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杜元灏博士主持的””针灸适宜病症研究””课题结论显示,针灸可对16个系统的532种病症发挥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其中,80种疾病单纯使用针灸就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所以很多疾病,如肥胖、关节痛、肌肉萎缩等都可以首选针灸治疗,而不是经其他科室治疗无效再来。

选择简便,崇尚自然是人们的一贯追求。针灸治疗的””简便廉验””不仅能够使穷人看得起,用的多。但在发达国家,针灸却更多的””扎””在富人身上。这不仅是因为医疗会报销关节疼、腰疼、头疼等被研究证明通过针灸可治愈的治疗费用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有充分的认识。

比如肿瘤患者做化疗的同时,会杀伤正常的人体细胞,出现一些副作用,这便是医源性的问题,但使用针灸进行治疗便不会产生副作用。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越是文明程度高的国家,越追求自然的疗法,以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穴位是我们随身携带的小药箱”,像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保健穴位自己在家里空闲时揉揉就可以起到养生保健作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10-20个方便选择、治疗保健有效的穴位,相信会对大家的生活非常有帮助,

但接受针灸治疗,建议务必先到医院看针灸科。得到医生的专业指导后,某些情况下可以选择艾灸、电热针、电脉针等家用治疗手段,且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以确保安全。

动动手指心病消-自我保健的大原则

关于调心养心,我有五大方法,即“五步调心疗法”,是集五大治疗方法于一体的综合疗法,很多媒体采访我的时候,我也不藏着掖着,一一全都说出来了。我的“五步调心疗法”,是由“调心话”、“调心针”、“调心罐”、“调心药”和“调心膳”所构成。在临床上我会根据患者的特点,有的多谈心,有的以针灸为主,有的以拔罐为主,有的以中药为主,病不重的,我就干脆让患者以食疗,药膳为主来调养,更多的时候是很多方法综合运用的,因为治疗效果都还不错,所以有了很多“回头客”。

很多病人病好以后,就不再踏进医院的大门,而我的患者病情缓解后,很多都去儿复返,回来做定期保健。就像北京76岁的李大爷,在2010年,我用3次针灸和拔罐治好了他久治不愈的足跟痛,他从此成了我的铁杆粉丝。从他家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足足有20多公里路程,来回2小时,可他每个月都要来找我3次,并且坚持了三年。不仅他每月来找我“报到”,还“忽悠”自己的老伴、儿子、儿媳也成了我的病人。于是3年来他们一家大大小小的疾病都被我扼杀在了“摇篮”中,现在全家身体素质都非常好。

有病治疗,没病保健。很多病人和李大爷一样,最初因身体不适前来求诊,症状消除后,却成了我的“常客”。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医院扎扎针灸,拔拔火罐,把小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我管这叫“在治疗中保健,在保健中治疗。”这种保健与治疗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

中医提倡的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未得病之前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病已经形成了,你再去用药,就像口渴了再去挖井,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一样,那不就晚了吗?

所以我提倡大家定期保健,多保养自己的身体,而我精力有限,不可能医治天下所有的病人。俗话说求医不如求己,与其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医生,不如自己给自己做保健,接下来我来教大家如何用我们的双手来给自己保健,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做,有病防病,无病强身。强健了身体,节省了金钱,何乐而不为呢?

在介绍具体的方法之前,我们看一下自我保健的一些原则。自己动动双手做保健具体到实际操作上,我将之分为面、线和点。所谓面,就是一片或者整个身体。这个很好操作,就是不拘位置,适度敲敲打打,都对身体很好。

我认识的一个老爷子,今年快90岁了,10年前做了肠道癌手术,术后问我怎么做保健避免癌症的复发。我就推荐他每天坚持按摩整个身体,他后来每天早晚都会将身体,包括头在内,按揉一遍,他这样整个地按摩身体,达到了通经活络、延年益寿的目的,到现在身体恢复特别好,天好的时候还经常出去遛遛弯。

再一个就是线,线说的就是经络了,对线进行保健,沿着经络刮痧、拔罐、捏、敲、揉都可以,只要掌握大致的方向和位置就可以了。再一个就是要遵循一定的时间,我们身体的气血在一定的时间都会流经特定的经络,在气血流注到的时候按摩经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早上9-11点适宜按摩脾经,11-13点适宜按摩心经,15-17点适宜按摩膀胱经,19-21点适宜按摩心包经,总之大家想改善哪个脏腑就可以在相应的时间里按摩该经络。

最后一个是点,也就是具体的穴位,关于穴位先说一个基本的知识,大家看穴位位置的时候都会看到说穴位在xx上或者下几寸,如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这个寸并不是3。33厘米,而是等身寸,就是用自己的手指去量化。一寸为自己拇指一横指,两寸为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后的宽带,三寸为四指的宽度。

自己用手找到大致的位置以后,再用手去按点,最敏感的点就是最佳治疗点。一般来说如果身体出现病变,按压到正确的穴位的时候身体会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而且身体长期有病变的人,相应的穴位上会出现和其他位置不一样的地方,如一个小疙瘩,或者相应的区域有色素沉、颜色差异,或发凉或者发烫等温度异常。这些特征,也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治疗。

对于穴位,大家只要找准大致的位置,然后自己在穴位附近按压,以感觉最敏感的点为准就可以了。很多时候病变的治疗点不一定完完全全就在特定穴位上,在临床上,我有的时候会在目标穴位的上下左右去寻找一下,以确定最佳治疗点。所以,我们在寻找穴位位置的时候不用太过拘泥于“应该的位置”,最敏感的点通常就是最佳的治病点。

在这里再多说一点,虽然很多时候穴位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但是我不太建议长期只刺激一个穴位进行保健。我曾经给一个有心脏疾病的人说过不舒服的时候按按内关穴,后来再见他的时候就发现她内关穴红红紫紫的,问他时他说觉得按了内关穴非常管用,他就每天都按揉很久,所以这个穴位就青紫一片了。

其实长时间刺激一个穴位是会有破气的可能的,而且也会降低穴位的敏感程度和对身体的改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局限于一个点,要把点、线、面结合起来,不要只盯着一个位置,像心经上很多穴位治症很相似,按摩的时候最好都带上,就成了以点带动线,多按摩几条线,又会成了按摩面,这样点、线、面结合保健起到的保健效果更好。

总的来说,身体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按摩身体的时候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就说明这个地方发生瘀滞了,也说明自己找对地了,只要加以正确疏导,让身体的气血重新正常流通就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大家可不要小瞧这些小小的瘀滞点,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从最细小问题开始积累、变大的,如果我们通过敲敲打打、捏捏揉揉,把这些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那么我们自然也就无病一身轻了。

心慌失眠手臂痛按点神门一身轻松

神门穴在手少阴心经上,具体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也就是小指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这个穴位相对而言比较深,按压的时候得使点劲才行。平时除了点按穴位以外,还可以艾灸。艾灸此穴有缓解失眠的作用,不过要慎重一些,一般像手心这样多汗的地方我们通常不会去灸,否则有了创伤不太容易收口。

神门这个穴道,在临床上用途是非常广的,它是心经的输穴、母穴和原穴,无论是心脏生理性的疾病还是情志方面的问题,像心慌心悸、情绪不稳起伏非常大、心神不宁、无缘无故的发笑或者是精神不正常,都可以按压神门来使心安定下来,缓解疾病。

说神门穴的作用,得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经络穴位的井荣输经合。十二正经手肘以下和膝盖以下的穴位有井荣输经合之分。井主心下满,如心经小指尖的少冲穴,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也有开窍提神,消炎镇痛得功效;荥主身热,如心经的少府穴,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像刚出的泉水微流,各经荥穴均可退热。

输主体重节痛,如心经的神门穴,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渐盛,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水湿导致的身体沉重;经主喘咳寒热,如心经的灵道穴,经穴多位于前臂、胫部,如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经气盛行,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主逆气而泄,如心经的少海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经气充盛合于脏腑,合穴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五腧穴是十二经经气出入之所,可用于子母补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配穴法的选穴基础。运用子母补泻要看穴的属性,阴经的井荣输经合按照穴性依次为木火土金水。神门穴是心经的腧穴,属土。在五行里心属火,火生土,所以神门穴是心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所以说,心的实症都可以在神门上做治疗。

所谓实和虚,可以这么看。比如说我们手,它有一定的力量和温度,当心跳很快的时候,身体就会过热,这个就是实症,可以用神门穴治疗。心虚就是没有力了,有气无力,脉搏也非常弱,这个就是虚证,可以用少海穴治疗。再比如说初发的经络痛,手臂内侧心经这条经络都特别疼,这个疼就是实证,如果疼痛时间久了一般会变成酸,时间再久就是麻了,酸和麻都是虚证,是不可以用神门来治疗的。

同时神门穴也是心经的腧穴,按时间发的病可以用这个穴位治,什么是按时间发的病呢,就是身体在其他时间很正常,但是一到中午11-13点身体就没劲、犯困或者有其他不适的症状,有这种情况的人您去按自己的神门穴,一准能解决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一个广州的患者严大爷给我打电话说自己不知道怎么了,近几个月每到十一二点就感觉浑身没劲,乏累、犯困,有的时候还头晕,我就过了1点会不会好点。他想了想说,还别说,他之前没注意过,一过1点身上就感觉舒服多了,于是我让严大爷每到中午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按压自己的神门穴,果然一周后他再打电话过来说身体好多了。

神门穴还是心经的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中医有一个说法,在针灸上“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就是五脏有病要取十二正经的原穴来治。所以多按揉神门穴对治疗心脏性、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大有益处。而且它也是一个止抽的要穴。如果有癫痫,也可以按揉或者艾灸这个穴位来保健。平时在神门穴上保健很简单,掐着不动3-5分钟就可以,当然,要是自己已经得了病,需要神门穴来治疗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按一会了。

如何在传统方剂基础上加减用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中药方剂或者称中药复方是中医辨证和中医临床治病的枢纽。尽管中药复方目前数量可以十万计,但就临床医者来说,一不可能背记如此浩繁的方药;二临床病人千变万化。严格地说,临床无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成方可以套用。即使有较为切合病机的方药,临床亦多加减应用。这就要求临床中医医生应熟悉组方原则、方法和技巧,根据中药的性能和中医组方理论,将诸多药物有机地组合起来,去调整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具体要点如下:

1.顺从脏腑的特性:临床治疗内科杂病组方,首先要顺从脏腑的特性,中医认为顺其“性”曰补。各脏有各脏的特性。同是阳虚,心阳虚治应温通,用桂枝薤白类;脾阳虚治应守中,用干姜、良姜合炙甘草以达甘温守中的目的;肾阳虚治应注意潜藏、微生少火,以达少火生气的目的。同是阴虚,心阴虚养阴应注意甘寒而不腻滞,佐以和脉、安神;肾阴虚则应味厚滋补,佐以清相火,使相火不扰,阴精内守。因脏腑的特性不同,用药有明显的差异。其次,脏腑的特性还体现在脏腑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确切地说,这种联系亦是脏腑的特性。临证组方亦应注重于脏腑的联系,如清心火常辅以泻肝,补肝阴常用滋水涵木,调脾胃常用调理气机升降,治疗肝火、肝阳上亢常用清肃肺气药等,亦为组方必须考虑的内容。

2、阴阳统一: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在于用自然药物之性调理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机体的脏腑器官总是阴阳两方面的有机统一:如肝体和肝用,肾阴和肾阳,心血和心阳,脾升和胃降等。一方受损,必累及另一方。故处方要紧紧把握脏腑阴阳属性的两个方面,不可偏执一端。如肝郁气滞,疏肝中要配伍柔肝药,许多疏肝解郁的方剂中用白芍即是此意。肾阳亏虚,于大剂补阴中稍佐温阳,以微生少火;升脾阳方药中佐半夏、陈皮以降;降胃气方药佐白术、甘草以升等,皆是从阴阳两方面调理脏腑的功能。阴药阳药的组合,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寒凉药物配伍温热药,温热药配伍寒凉药,它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如养阴药中配以淡渗及辛散理气药,亦属阴阳统一的组方方法。临证组方,强调阴阳统一:一要把握药物的阴阳属性,二要注意方中不同药物的用量,不可泛泛皆以常用量组方。根据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权衡方中药物用量,才能致造化无穷之妙。

3.动静结合:临证组方,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阴血(精)才不致妄动耗散;静中有动,才能产生蓬勃生机。具体包括:(1)滋补药佐以淡渗药,如六味地黄丸中用泽泻、茯苓;(2)甘温补气药配伍行气药,如补中益气汤中用陈皮;(3)滋阴药伍用醒脾健胃药,如常用药对熟地、砂仁;(4)滋阴药中伍用温阳药,如右归九、右归饮中的桂枝、附子;(5)辛凉解表时伍用辛温解表药,如银翘散荆芥防风;(6)苦寒清热药中伍用辛散药物,使热邪易解易散,如山栀、黄连黄芩配伍双花、连翘等。在注意动静结合组方时,应首先辨清脏腑病证治疗宜动还是宜静,分清主次用药。

4.升降相因:气机贵乎升降,脏腑气血生化全赖气机升降。临证组方,不仅治疗脾胃病要注意气机升降,其他脏腑病证的治疗也要注重气机升降。欲升其阳者,佐以降气,以求欲升先降;欲降其阳者,辅以升散,以求降中有升。如疏肝方中,常用柴胡、枳壳配伍,柴胡主升,枳壳主降;治肺咳、肺喘方中,常用麻黄桑叶杏仁相伍,麻黄主升,杏仁主降等。

5、敛散(通)相合:不仅在调和营卫时,要注意敛散(通)结合,用桂枝辛散,用白芍酸敛。在调理脏腑病变时,亦应注意敛散(通)结合。在补心气方中,常使用五味子、麦冬等,如养心汤,方有黄芪、桂枝辛温走散,加五味子酸敛以防心气耗散;补肾固精的五子衍宗丸中,用车前子通利,以防收敛太过等。

如何提高临证组方的能力,是关系到能否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临床组方,在注意以上五个方面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掌握脏腑气血阴阳和病邪的特性;二要会用药性,而不仅是用其功能;三要熟悉药物性味相伍的机理,如辛甘通阳,酸甘化阴等。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常见到某些医生名以某方加减,结果处方时减去了主要的药物,甚至是君药。增加的药味如果超出了原方的功用,如益气养阴的生脉散中加黄芪30克,黄芪甘温补气升阳,整个方子的功效不再是益气养阴,而是甘温益气,佐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以防甘温太过伤阴;桂技汤原本是调和营卫、治表虚伤风的方剂,若重用白芍收敛,即成为温振脾阳的方子。由于加减变化,功效主治发生变化的方剂不胜枚举。要提高使用传统方剂治病的能力,一定要根据原来方剂的阴阳属性、功能主治进行加减,慎重调整方剂中药物及增减药物的用量,勿喧宾夺主,随意制方。

手心发热

相关资讯

手心发热出汗什么原因

由于生活以及工作带来的压力,现在又很多人因为饮食不当,或者是没有规律的生活,长期熬夜...

手心脚心发热怎么办

对于出现手心脚心发热一类症状的人群来说,一定要对症服药进行调理。阴虚人群可服用六味地...

手心脚心发热怎么办

对于出现手心脚心发热一类症状的人群来说,一定要对症服药进行调理。阴虚人群可服用六味地...

手心发热怎么办

很多人都有过手心发热的情况,这个时候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也要保证清淡饮食,平时...

手心发热出汗怎么回事

患者出现手心发热的情况,多半是身体当中的器官健康出现了问题而造成的。需要及时进行治疗...